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德育] 让德育闪耀智慧的光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6:1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育闪耀智慧的光芒
  德育面对的是人,是人心,是向善之心,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德育的魅力正在消退,而且日渐“变得面目可厌起来。因为它背离了真实的、鲜活的、丰富的源头而渐行渐远,背离了原本智慧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智慧,走向单调、枯燥,甚至走向愚蠢。
  当下中小学德育的存在主要问题是:
  首先是道德知识代替道德智慧。学生会说、会背、会考试;而面对多元文化现象和价值观不会辨别、不会选择、不会行动。最终结果是道德教育的知识胜利了,而人却失败了。
  其次是忽视了道德能力的践行。经历、体验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但事实是,道德教育被文本所占领,儿童的经历与体验退避三舍。试想没有经历哪有体验?没有体验哪会有心悟之、行动之?无行动、无能力哪有智慧可言?
  其三是封闭了道德智慧生长的空间。”早上起来得最早的是我,晚上睡得最迟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重的是我还是我。“学生对流行歌词的改编道出了逼仄生活中的无奈。无奈的生存状态扼杀了道德智慧。
  其四是破坏了道德智慧的”表情“。智慧应该有自己的表情。智慧的表情是智慧的外部基本特征。愉快、欢悦、幸福应是智慧的表情。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让学生快乐起来、幸福起来。幸福感的消退,正是智慧的消退。
  可以说,在当下的许多校园内背诵知识与争取分数成了中小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主导着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在这样的生存中,道德受到了挤压,智慧受到了逼迫,学生的道德生命逐渐萎缩。
  当然,智慧的表情并不排斥刻苦地学习、深度地体验。如果原本充溢魅力的道德教育却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拒绝,那么在厌烦与拒绝中,学生智慧的道德生命也就停止了生长。
  诚然,学校德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让精神重树,着力构建一个贤有所敬、官有所贵、长有所尊、幼有所护、民有所信的社会,已是迫在眉睫。因为,只有一个社会有道、有真、有诚、有正、有爱、有义,社会才会走向远方!
  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活生生个体,德育并不轻松,迫切需要大智慧,需要解决”三个管“:
  第一个是谁来管?也就是德育中的教师定位问题,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老师,唯有如此,德育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要做到有专业能力,让人钦佩;有人格魅力,让人喜欢;有威慑力,让人敬畏。
  第二个是如何管?也就是德育中的影响策略问题,要掌握引导学生的四大法则:一是脑的法则:从思想观念出发,教师做到言而有信,遵守承诺,通过赞美学生培养其自尊;二是心理法则:从情绪情感出发,教师在活动中激发情绪,在激动时实施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性,通过成功的喜悦达成学习迁移;三是脸的法则:从社会压力出发,教师要给学生面子,拉近彼此关系,实施德育影响;四是体的法则:从行为习惯出发,教师通过社会、物质、活动等强化措施,达到改变学生行为智慧之目的。
  第三个是何时管?也就是德育的情境策略问题,一般来讲教师管理分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两类:所谓指挥性行为就是告知学生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支持性行为就是不直接给学生答案,鼓励他(她),你可以做得到。而就班级管理来说,则是在组建阶段宜采取指挥式,在磨合阶段采取教练式,在规范阶段采取支持式,在业绩阶段采取授权式。
  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说:”人文的事业就如一条路要走,用宁静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让德育成为最人道的事业,让孩子自由幸福地成长,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4-29 10:35 , Processed in 0.1687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