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一: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显微镜和望远镜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要想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先前知识,那就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学生只有在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上好本节课。所以在上本节课之前,务必的要进行一下课前的复习准备工作。我经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的复习之后,发现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上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我又让学生对比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的不同,由此又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之,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


反思二: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安排的内容是凸透镜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本课主要讲清楚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望远镜成像的原理。按课本安排,讲完了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讲完了望远镜的原理及构造,再讲人看物体大小时的视角问题。我决定先从视角问题导入,并且设计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故事,小鸡看到老鹰越来越大。。。。。。来说明人的视角除了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上课开始,我想说明视角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于是我问学生:“你们手里有45度角的直角三角板,我这里也有一个,那么哪个大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积极回答。然后我画图说明了眼睛为什么看物体可以分出大小——物体本身大的视角就大。然后我没有讲老鹰的故事,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本身大的物体看起来就一定大么?”同学们七嘴八舌,“一定”、“不一定”、“月亮那么大,可是看起来却那么小”、“还有星星”。。。。。。最后同学们一致得出结论:视角的大小还和距离有关。结论已经顺利得出,可我的故事还没讲,只好不讲了。

显微镜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物体放大到可以看得见,它经过两次放大——先经物镜得到放大的实象,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仔细引导他们分析物体和物镜的距离,实象和目镜的距离,并且用光路作图加以说明。这样学生彻底理解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兴趣高涨。最后我让他们分析了望远镜的构造,自己说出工作原理,自己画出相应的光路图,效果好极了。


反思三: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学生感兴趣但又较难掌握的内容,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透镜成像的规律,除了成像的特点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之外,还包含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增大,像距就会减小,像会变小;如果物距减小,像距就要增大,像就会增大。成虚像时,如果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像也会增大。还有实像与虚像的物距分界点,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物距分界点等等。即学生具备较充分的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的知识储备。另外,学校物理实验室没有显微镜和望远镜供学生观察,但有足够的凸透镜供学生活动用,还有多媒体供老师展示图片。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想让学生用凸透镜活动之后,通过多媒本展示课本上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示意图和自制其工作示意图,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的知识,通过自主讨论和交流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从而学会归纳和评价。

设计意图:1、促进学生与课本的直接联系,充分利用他们仅有的教材这个资源。2、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已有的条件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3、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


反思四: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它是在学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应用,要想完全理解很难,但是要求掌握的很简单。主要内容是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二者目镜和物镜的作用、原理。

在这节课上我们用的是导学案,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因为前面已经让大家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同学们对凸透镜都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并掌握了成像规律,而且在初中生物课上已经用过显微镜,所以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首先每两人为小组分别发两个凸透镜,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生活常识自制一个显微镜和望远镜,并向同伴简述你是怎样看到微小物体和远处的物体的。一定时间后,了解大家的观察效果。很多人都能够自制成一个望远镜,并能够阐述出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的特点,但对于显微镜很多人意见不一,而且有部分人观察不到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才能更好更清晰的观察物体?------通过这种方式激起学生探索的意识,那么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大家就更有动力了。完成导学案和讨论得出结论后,接下来就通过作图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原理。在讲解之前,必须让大家弄清楚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这样理解起来才比较简单。在讲解二者的成像原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二者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顺便设置疑问,请同学们分析出来显微镜的物镜为什么用小焦距,而目镜用大焦距;而望远镜的物镜为什么用大焦距,目镜用小焦距。另外,在讲望远镜时有一个重点,即视角问题。前面讲平面镜成像时曾提到过,这节课具体结合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画图具体分析为什么视角越大,人看起来物体也越大。视角理解透之后,学习望远镜为什么可以望远就比较容易了。反思:本节课让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7:26:22 | 只看该作者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2)

自主探究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用去的时间比较多,不好把握;另外在作图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两次成像时过于详细具体,导致时间用掉的也比较多,而且本课时又加上了宇宙这一块的内容,最后课堂检测要求留有十五分钟,但我却几乎不剩时间了。总之,第一节课时间没有把握好,由于考的比较少,所以相对来说讲的有点太过具体。

经过第一节课的经验总结,后面的两节课稍微改变了方式。由于实验道具不足的原因,课堂自主探究实验就无法进行,所以上课就做导学案,但效果明显不好,必须在有提示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不过通过讨论后大家掌握也可以。之后再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时,主要结合的是视频,通过视频分析二者成像特点,物镜、目镜的作用。虽然没有实验探究,但大家对视频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在关键点还可以暂停,重点讲解。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备课时以及制作导学案时一定会注意内容的先后以及难易程度,争取都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自学,给学生增加自信。


反思五: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清楚望远镜成像的原理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按课本安排,讲完了望远镜的原理及构造,再讲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及构造,再讲人看物体大小时的视角问题。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我们准备了焦距不同的两种凸透镜和玻璃片和水,想让学生结合学案利用凸透镜、玻璃、水,通过多媒本展示课本上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示意图和自制其工作示意图,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的知识,通过自主讨论和交流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从而学会归纳和评价。显微镜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物体放大到可以看得见,它经过两次放大——先经物镜得到放大的实象,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象。分析物体和物镜的距离,实象和目镜的距离,并且用光路作图加以说明。这样学生彻底理解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兴趣高涨。最后我让他们分析了望远镜的构造,自己说出工作原理,自己画出相应的简单光路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5-15 09:30 , Processed in 0.17399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