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一: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镜子里的数学》一课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课上,我利用教具、学生利用学具——镜子,展开一系列观察活动:

活动一:学生拿出镜子整理衣服,说说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二:猜猜头左边戴发卡的同学,镜子里的她,发卡在哪一边,从而引出镜子的奥秘,并板书课题:镜子里的数学。

活动三:把镜子放在半个图形的虚线上,镜子里能看到整个图形,发现镜子内外,相互对称,而镜子相当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活动四:师生、生生模拟照镜子滑游戏,发现镜面对称现象:相互对称,左右相反。

活动五:通过镜子看到的时间,猜猜现实中的时间,运用镜面对称现象原理。

这些活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氛围,学生兴致较高,发言积极,特别是第三、第五个活动,学生切切实实感到镜子里的奥秘,第四个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师生、生一互动活跃,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反思二: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做”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生活原型――数学化――运用。我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蕴藏于生活的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使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实现自主建构,发展学生思维。

新教材赋予我们充分的创造空间,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经历由生活中的照镜子现象(如头饰左右错位等)抽象成数学模型(对称并且左右错位等)的过程;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猜想――验证――归纳本质;经历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如后视镜、猴子捞月等)。让学生在玩中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对镜面对称知识的建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3.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关注学生情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位学生都能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在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时轮流发言,并及时记录交流情况,培养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性评价及鼓励,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三: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做”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生活原型――数学化――运用。教师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蕴藏于生活的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使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实现自主建构,发展学生思维。

新教材赋予教师充分的创造空间,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经历由生活中的照镜子现象(如头饰左右错位等)抽象成数学模型(对称并且左右错位等)的过程;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猜想――验证――归纳本质;经历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如后视镜、猴子捞月等)。让学生在玩中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对镜面对称知识的建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3.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关注学生情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位学生都能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在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时轮流发言,并及时记录交流情况,培养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性评价及鼓励,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四: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以后,能直观辨认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北师大教材赋予教师充分的创造空间,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课前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一面镜子,让他们一起按要求实验,体验镜子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把数学书封面上自己的名字对着镜子,看看镜子中自己的名字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1:05:04 | 只看该作者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2)

孩子们都从镜子里看出自己的名字的大小是不变的,但字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再让他们敬队礼照镜子,镜子里的你举起的是哪只手?学生看到当他举右手,而镜子里的他却是举左手。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镜面对称的特征,接下来我继续组织他们玩游戏:“照镜子”做动作: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摸左耳;摸右耳;用左手蒙住右眼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镜子里的像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体验、感受,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镜子中的奥秘,形象地获得了对反射现象的具体认识,加深理解了镜面对称的特征,进一步体会了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和实际的是左右相反的,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

本节课的内容似乎与对称图形脱节,但实际上在空间想象上存在较大的联系。在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想象体验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对称图形。让他们把镜子放在上节课做的16页第5题“画出下图的轴对称图形”20的对称轴上,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纸的背面看图形。你又有什么发现?孩子们惊喜的发现镜子里的图像和昨天画的20的轴对称图形05是一样的。我又让他们把镜子放在上节课画的其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进行对比观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镜子里的图形和纸背面的图形实际上就是镜子外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沟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又为学生检验轴对称图形画的是否正确找到了两种新的检验方法。

为了使学生将镜面对称现象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搜集了许多生活中的图片,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还介绍了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水镜的作用使建筑更雄伟壮丽。花桥桥孔与倒影,通圆明亮,就像四轮明月,跃江而出。这样将镜面对称现象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理解了镜面对称现象,把抽象的知识内化到实际生活当中。

本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对镜面对称知识的建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孩子们像个科学家,探索镜子中的奥秘。并且发表见解时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认为有点儿遗憾,没有使学生充分的发言。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反思与注意的问题。


反思五: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镜子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它还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认识镜子中的数学奥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镜子中的数学知识蕴藏于故事、游戏、活动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头开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我在本节课导入时,根据学生喜欢的古代故事入手,为学生讲了三国时候一个叫苍舒的孩子让山鸡跳舞的故事,从而引出“镜子”这个教具来。接着我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做动作,并让其他学生观察对比镜子内外的变化规律。由于镜子太小,本环节处理得不够好。我又让两个同学模仿镜子内外的情形,让学生继续观察、对比,一起体验一下镜子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举起你的右手照镜子,镜子里的你举起的是哪只手?

在初步认识了镜子的特点之后,我让学生观察镜子内钟表所指的时刻与实际的时刻有什么不同。这里我用了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因而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接下来我让学生进行了一项活动:“做中学”。这项活动使本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孩子们有的将自己的名字写下来,然后拿小镜子放在右边一照,那种发现实在让他们惊喜,而这种惊喜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一个个大叫:“我的变成了‘豪轩张’了。”“我的变成了‘一天王’了”“我的变成了‘妮佳李’了。”……孩子们都能从镜子里看出两个字的大小是不变的,但字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我又让学生举了一些生活中与镜子的作用一样的对称现象,学生说得相当好,像“对方眼珠中的自己”、“电视黑屏时”、“操场上的积水”、“光滑的瓷砖”等等。

之后的时间,我带学生徜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美丽风景中,学生在观赏的时候,时而发出“哇噻”的声音,时而兴奋地大叫:“我去过这儿。”仿佛他们真地身临其境。我让学生观看《猴子捞月》这个经典动画故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猴子没有捞到月亮?”

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认为自己表现好的同学大声对着镜子喊一声:“我真棒!”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4-29 02:41 , Processed in 0.16632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