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看戏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一:看戏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可能和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远,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看得更多的可能是电视,电影,或是玩游戏等等。看传统的戏剧的人可谓凤 毛翎角,没有现实生活的经验,要表现好这一课,的确有难度的。所以,必须临时给学生“补课”了,于是网上下载了两个戏剧片段,白蛇传和牡丹亭,一段是文 戏,一段是武戏,这样给学生的感受可能要比较全面一点,学生一听到要在美术课上看戏,都非常兴奋。

可我想看戏可不能光看热闹呀,要引导学 生看什么?怎么看?于是在“看戏”之前,我抛给学生2个问题“看什么和怎么看”,带着问题来看效果一定更好,更有深度,结果也和我想的一样。于是我拓展开 来讲到:其实戏剧一般都是根据经典故事改编而来的,只是它用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少历史典故,人文社会知识,还能享受传统戏剧在视觉 和听觉上的感受,可谓一举多得,最后倡议大家能关注祖国的优秀文化,做到继承和发展。


反思二:看戏教学反思

《看戏》是人教版六年级一篇自选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文是一篇自选阅读课文,课文中的文字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比较好的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这样的文章如何进行教学,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为此我选择这篇课后阅读课文进行尝试教学,在教学中我颇有收获,就这节课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以问题串联法,引领学生初读文本。

这节课上课伊始,我首先以“聊京剧”为谈话内容,导入课题,再以课题进行质疑,学生带着这些疑惑初读文本,以问题的串联法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其设计意图是,教会学生用问题串联法感知文本的阅读方法。

二、抓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文字魅力。

从三个“静静地”切入文本,抓住三个“静静地”感受场面之大,天气之热,从而让学生体会群众那种期待,迫不及待的心情,初步感悟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精湛。让学生了解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精湛是本文的重点,所以我抓住本文的重点语句,从语句中抓重点词及动作演示进行指导朗读,在师生一次又一次品读中感受这位艺术大师技艺精湛和感知作家的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技巧。

三、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文章的空白点。

其实本文作者写这篇文章不只是表达这位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其目的是赞扬这位艺术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为此在教学中,抓住观众高低起伏情绪变化的原因,在一个“捧”字中,一段视频历史资料中,回归课题感悟这位艺术大师不向外强折腰,对艺术执着追求,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一个真正人民艺术家。


反思三:看戏教学反思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首都公园的露天剧场为群众演出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以及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面。这篇文章在用词方面很有特色,值得学习借鉴。
   
本文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场面描写的语句感受群众的热情以及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因此,教学时应给予学生与文本充分交流的时间,尊重他们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知能力,在小组交流、集体交流中,加深对文字的感知,学生的潜力无限,部分学生对语句的感受和体会语出惊人,效果显著。


反思四:看戏教学反思

《看戏》一课是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我在教学本文时,整个教学流程都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1:52:22 | 只看该作者

看戏教学反思(2)

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学,我悟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梅兰 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同时, 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利用收录机,播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录音,导入新课。婉转优美的唱腔,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学习。

3、倡导自主学习。

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 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巧妙设计问题。

本节课由“你认为,在作者眼里梅兰芳的表演精彩吗?”一问贯穿整个课堂,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扩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板书也随着课文分析的展开由问号变成句号,水到渠成。

5、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 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6、作业具有选择性。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鹗的《绝唱》都描写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于京剧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 力,了解京剧的历史,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这两项课后作业,我设计成可以选择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一刀切,达到了分 层布置作业的目的。

总之,我在教学《看戏》一文时,仅仅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的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种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反思五:看戏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表现脸谱形象和人物动态,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课教学通过画戏剧脸谱和画戏剧人物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原教材对表现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是线条刻画、色彩涂画、也可以是水墨表现, 而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国画这一形式,一是觉得国画和戏曲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现出戏曲的形式美; 二是在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表现已经逐步脱离低年级的意象期,他们更希望像成人一样作画,所以教学中应多注重技法和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 那么这节课,可以说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了解戏曲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欣赏了解--分析回顾--尝试应用--示范概括--创作表现--评价鼓励。

首先通过一段Flash动画的欣赏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水墨人物画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最后在通过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讲的太多,还有就是对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5-26 10:13 , Processed in 0.18230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