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一: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反思二: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首先,我先对这篇文本进行一下阐述。《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 情境。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 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其次,我再对我上的这堂课进行一下反思。

一、总体教学思路

教学这篇 文章时,我先从整体入手,抓住人物理清故事,然后系统感知课文,每一段采用了读读、说说、读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 的理解感悟。整篇文章贯穿的一个问题,即:从哪里能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圈词语等方法自学,自找相关语句。然 后读讲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加深体会。最后我加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烘托情感,达到升华。从课后同学们的日记中,我清楚地感受到他们被感动了,被 李白和孟浩然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所感染了。

二、当然,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 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 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2、教师的语言过多,总是把学生往预设中牵引,对生成的问题处理策略不得当,致使学生的情感思维不能流畅的步步深入。再加上备课时间短,对教案还不是特别熟悉,有些环节处理的还不是特别到位。

3、我自认为这次上课最大的一个败笔不是在课上,而是在课前。当我准备好教案,并且也试上了两次以后,师傅对我的评价还可以,只是要我在细节方面再修改修改。而我当天回去却又经过反复思量,让原本的教案做了一个不小的改动。这已经是正式上课前的一个大忌了。

总而言之,经过这次学校的小型赛课,我又学到了很多,当然也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肯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肯定以及其他的批评意见都将是我今后教育道路上的良好鞭策。


反思三: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课文记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课上,让学生抓住“依依惜别”,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比如:抓住“孟夫 子”、“兄长和老师”、六个“您”等等,通过细心朗读,结合看插图,领会课文语言。 李白伫立江边凝视远望,内心必然思绪万千,作者以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给读者以广阔的感悟空间。 课上,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说话,与其心灵对话,感悟诗人内心深处丰富细腻的情感, 产生共鸣,更好地体会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找到文中和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借助文 中的语言理解诗的意思。至于诗中的词语,只要抓住“辞”、“孤帆”、“唯”等稍加点拨即可。还可以 指导学生对古诗和文中对应的句子进行反复吟诵,加深体会。 “文包诗”这类课文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 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理解了“文”,对诗的理 解不一定会水到渠成,所以要做到“文”“诗”结合。


反思四: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1、图文结合,进入诗境。

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两次图文结合。第一次是第一课时中“暮春三月江边美景图”,请学生看图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意图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感受到送别时春景很美,但两人都无心赏景。同时积累词汇,练习说话。我预设学生应该能说出诸如“桃红柳绿、花团锦簇、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等词语,结果只知道“繁花似锦、沙鸥点点、杨柳依依”,可能这跟所选图画有关。第二次是 “白帆渐渐远去”,理解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会想些什么?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透过“凝视”一词,不光知道是“聚精会神地看”,还悟到了李白目光的“深情”,这是预设时没料到的,我觉得很精彩,说明学生入情入境了

二、深情朗读,感悟体会。

我在设计本文的教学时,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从而更深一层地了解这首诗的成诗过程,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在教学中,因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所以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分别时那依依惜别之情。

三、表演练说,领悟诗情。

在教学“饮酒话别”时,我安排了表演话别的场面,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当时的情景,加深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9:46:02 | 只看该作者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2)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因此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与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同桌二人练说,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

四、内化积累,巩固深化。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一读,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完全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教学中师生跟着李白的情感的变化吟诵出古诗后找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来对应感悟,把“诗”与“文”很好地交融,诗文互照,重点选择“烟花三月”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穿插到文中去理解,让诗成为学生再一次进入文章的桥梁,促使他们在文章中探究与发现“诗的痕迹”。


反思五: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就抓住“依依惜别”这个词,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我 还觉得文章的写作方法也很值得一提,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周围的环境来表达这种依依惜别之情。但因为担心讲写作方法而冲淡文章的感情线,所以我只是点到为 止。

在教学“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 情。”着句时,让学生读后,领悟到黄鹤楼,是李、孟两人友情的见证地,这里曾多次留下他们多次愉快的交往。黄鹤楼本身也是传说中的仙人飞天之处。“俯临长 江,飞檐凌空”,又使它无形中添了一分仙气。在分别时刻渐渐逼近时,他们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千言万语寄托于眼前仙景,眷恋之情跃然纸上。诗 中虽找不出可对应之处,然,这正是作者的高妙。景、人、情尽显,为理解古诗营造了一个十分好的意境,读来是那么地亲切自然,触境生情。再让学生找句中一个 藏字,更能说明他们的友谊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5-20 23:35 , Processed in 0.18868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