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篇一: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以优化证明题目的方法,这是本课最为突出的地方,感触比较深刻的就是,学生得到了新知识新方法的那个喜悦劲儿,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学案”的先行研究。本课我们安排的教学流程是:画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研究和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体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学习例题1、2、3;提出问题:由PA=PB,能说明1。点P一定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吗?2。经过P点的直线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吗?过渡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的研究;在证明猜想时,提出是不是过点P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学生的反应比较热烈,有些同学提出了作PC⊥AB,垂足为C,设法证明AC=BC;有些同学提出取AB的中点C,连接PC,证明PC⊥AB,学生讨论证明,得到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并总结出证明时是“作垂直,证平分”或者“作平分,证垂直”,由此体会到“过一点不可能作直线保证既垂直又平分”,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也就容易解释了,提出如果有两个这样的点P,根据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就能够作出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了,适时地引出了例4的研究;最后进行提升学习,在训练中又可以有新的知识内容的收获。
       
        篇二: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针对这一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做出了如下的反思:首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抓准重难点,安排好一节课的内容,抓准一节课的时间;其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要讲练结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做练习,充分理解接受新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不断不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篇三: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1.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顺畅,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比较简练。
            2.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参与的面还不够广,教学效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吸收知识的个体差异会比较大。
            3.由于本节课容量比较大,教学速度便加快,势必造成好学生吸收得又快又多,而后进生来不及吸收.。
            4.在让学生总结新的定理和逆定理时,由于时间比较伧促,只能使少数学生会通顺地用语言来描述,其余学生都无法过关,所以在练习时产生困难。
            改进意见
            对新课的引入可更放慢速度,讲解得更详细透澈些,当学生一时不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不能急着将正确答案公布于众,而应进行适当引导.本节课的容量可减少些,这既能将内容讲解得更透彻,又能让更多的学生把新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篇四: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p>            线段垂直平分线在几何作图、证明、计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推证线段相等的重要途经,它的逆定理常常用来推证一条直线是一条线段的的垂线或一点是一条线段的中点.
            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教材内容,对如何导入新课,引出定理以及证明进行了探索.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我先让学生做一条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在MN上取一点P,让学生量出PA、PB的长度,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个人量得的这两个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PA=PB.然后再让学生取一点试一试,这两个长度也相等,由此引导学生猜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通过作图、观察、量一量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1:38:36 | 只看该作者

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2)

出结论.从而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参与、发现、探索的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的题设与结论,画图写出已知、求证,通过分析由学生得出证明性质定理的方法,这个过程既是探索过程也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只有学生动脑思考了,才能真正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果有两点到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这样的点应在什么样的直线上?由条件得出这样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引出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由上述两个定理使学生再进一步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道理,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逆定理来证,避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两个定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完成两个例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总结点O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p>       
        篇五: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利用定理进行证明或计算;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渗透集合的观点和用交轨法确定某一个点的位置的思想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知道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实践,反过来数学又为生活实践服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普陀区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留有悬念,暂时不解决,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可以做城市规划师啦!)
            然后通过实践探究、猜想得到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再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接着由学生说出其逆定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及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本节课较重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揭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实践,反过来数学又为生活实践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5-18 04:42 , Processed in 0.2073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