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心得体会] 强化红线意识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1: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得一:强化红线意识心得体会

6月13日下午,听过省安监局副局长陈忠伟的《强化红线意识、关注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后我体会颇深。“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要求我们要坚守红线,落实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推进安全发展。   

“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只有真正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发生摩擦怎么办?答案很肯定:发展经济绝不要带血的GDP、招商引资决不能成为“招伤引灾”、增产扩能决不能埋下隐患,尤其是绝不能以发展为借口,搞那些降低安全标准、违反安全规定的所谓“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牢牢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要把安全生产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根本目标。安全不是发展的牺牲品,“安全红线”只有成为发展坚守的底线,“发展为了人民”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制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没有责任制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内在动力。因此,必须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在完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上下功夫、见成效。
   
首先,强化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领导责任,要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同时,加大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考核权重,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干部业绩考核和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其次,政府部门要强化对安全生产具体工作领导的责任,要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安全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政府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留责任盲区。要有效调配行政资源,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严执法,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不留死角。
   
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落实综合监管、直接监管和属地监管责任。各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必须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进社会的安全发展。


心得二:强化红线意识心得体会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贯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央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殷切希望和推动安全发展的坚定决心,是指导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理论武器。  

20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确定这个主题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坚守红线,落实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推进安全发展。  

要以最坚决的态度牢牢坚守“红线”,“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对“红线”要有敬畏戒惧之心。当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生产发生摩擦、遇到矛盾的时候,一定要鲜明划出生命“红线”,果断制止让职工生命去冒险的任何行为。要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自觉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  

要以最有效的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把“安全生产月”纳入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抓紧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促进企业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所有企业认真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强化警示教育,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把历史上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看待,警钟长鸣;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看待,引以为戒;把小事故当成重大事故看待,举一反三;把隐患当成事故看待,杜绝侥幸。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心得三:强化红线意识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内涵极其丰富的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有多次是关于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指南,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现就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谈以下个人体会。

一、强化红线意识,敬畏人的生命。

20XX年6月6日,针对当时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习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总书记要求,要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根本目标。安全不是发展的牺牲品,“安全红线”只有成为发展坚守的底线,“发展为了人民”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要将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红线”意识,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具体做法主要是:

一要认真做好学习贯彻。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各级安监部门领导班子要作出表率,率先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率先用于指导工作实践,率先抓好贯彻落实。

二要依法督促搞好安全生产。通过严格依法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始终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企业存亡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会,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1:40:13 | 只看该作者

强化红线意识心得体会(2)

三要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要始终牢记“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发展而降低安全门槛,放宽安全标准,碰触安全红线。要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审批关。

二、狠抓措施落实,促进安全发展。

20XX年11月24日,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输油管道泄漏引发爆炸事故抢险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安全发展,就必须切实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要履行最高职责。强化“红线”意识,坚持生命至上理念,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高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要营造最浓厚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既要报道事故调查处理,更要突出报道隐患排查治理,加大预防、治本、依法治理、科技支撑、隐患整改的声音,曝光一批隐患突出的企业,强化社会监督,督促整改到位。

三要采取最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考核点评制度,健全强有力的考核评价和约束机制,坚决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坚持“四不两直”制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四要建立最严厉的事故追责机制。强化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和跟踪督办,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每一起事故。所有事故都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查处并及时公布调查报告。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所有责任人都要依法依规严厉追究责任到位,使因思想麻痹和侥幸心理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受到更大的震动和教育,让非法违法的肇事企业和肇事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加强警示教育,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五要执行最严明的纪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国家安监总局《十项规定》,严格党纪政纪,做到“四个零”,反对“四风”、转变作风,廉洁自律、正风肃纪,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5 06:23 , Processed in 0.18338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