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一: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迅速的解决直角三角形的关键。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在处理例题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恰当。结合课程标准,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制定了以“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堂教学,我个人认为教学目标达成度是比较高的。

第二,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在学生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诸多方法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而后选择了一种解法进行板演。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下了功夫。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觉得也存在一些需要自己深刻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探讨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时,处理的有些过于仓促,讲话语速太快,影响学生的思考时间,有些问题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可能效果更好;在讲正多边形的例题时,从特殊到一般,处理上有些欠妥。又如,课堂总结时,总想把现成的规律性结论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告知他们,但忽视了学生在没有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情况下,老师的努力将大打折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提升,注意以学生的思维为发展目标。

总之,本节课教学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的丰富内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着力做到新课堂是数学活动的场所,是讨论交流的学堂,是渗透德育的基地,是学生发现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反思二: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x月xx日,我们开始了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通过对学生前一天作业的了解,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很多知识点已经有些模糊或者是淡忘了。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先好好复习知识点,然后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这节课的基本结构为:基础知识回顾——习题讲解——练习应用三个环节。

1、基础知识回顾,共费时16分钟,所涉及的知识都是简单的记忆性知识,没有难度,通过对知识体系的复习,使学生们在心中对本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灵活的运用本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掌握和理解。

2、对2011和2012年的河南省的中考试题进行来精讲,因为根据对学生作业的了解,发现很多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步骤和思路不清晰,步骤繁所,思路混乱,因此,我就将帮助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和书写的严谨精炼作为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来突破。我对这两道题进行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进行讲解,给他们提供了三、四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们在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的同时,总结出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同时多吸收不同的方法为我所用。另外我将学生们普遍采用的比较多的那种方法的书写步骤进行了规范的板书,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进行订正,这两道题讲解完之后本节课正好结束。

3、通过对本节课的两道题的掌握,我发现第二天的作业质量明显的比第一天上升了一个台阶,所以我感觉复习课其实并不是拿着习题来讲解,而是要多发现学生的不足和弱势的地方,进行有重点的强调和补充,让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会做题,而是会总结每一类题的做题方法和技巧,怎么能快速而准确的得到这道题的结果,同时会总结出不同的数学模型,看到哪一道题,就能迅速的想到用哪一种解题的方法来突破,这道题属于数学哪种模型,这样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复习 侧重于总结和提升,我们要把握准中考的动向和出题的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质的飞跃才行,我们要善于从一道典型的例题中进行一题多解,或者是深入的横向和纵向的剖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大量的习题中跳出来,才能不被数学所吓倒,而是摸清数学的脾气,才能让数学在我们的手中变得不再刁蛮,才能慢慢的在解题中有游刃有余的快乐。

4、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是我准备的一道练习题没有让学生来独立的完成,或许是前边讲解的比较多吧,不过我认为能让学生真正将陌生的知识学好,学扎实,即使少做一道题,也会是收获很多的。

总而言之,中考数学复习课重要的是对学情的提前掌握,对考点的把握,对教学的精心准备,才能做到运筹帷幄,教有所值,学有所获。


反思三: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例子来源于生活,一个是“大树的高度”问题,另一个是“炮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着这一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上,能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开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胆地发表意见,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使学生自己构造实际问题中的直角三角形,并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这本身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先于知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学生往往不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认为只要会作题就可以了,结果往往失分于选择题、填空题等一些概念性较强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让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小建议: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教材还应该增加一个例题,让学生通过已知“一边一角”或“两边”来解直角三角形,更好一些。


反思四: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就是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的过程。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蕴含了丰 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方程、建模、数形结合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数学方法,从而深化成数学思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以 经典范例为载体,逐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必要。

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正切、正弦、余弦的概念和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基础知识点掌握得比较 好。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锐角或已知两边求第三边学生都很容易处理,可以直接根据两锐角间的互余关系或边之间满足勾股定理求解。因此本节课的难点 就在于边角之间关系的转化,在深入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根据已知条件,灵活恰当地选择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式( , , , ),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一把“金钥匙”。

本节课以范例为载体,按照启发、吸收、消化和发展的认识规律进行总体策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渗透数 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联想和转化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数学思想观点为指导,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 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要培养学生透彻领悟并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单一堂课或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数 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之间建立有机的结合。在范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注意几个问题:

(1)精选范例。所选范例和变式练习应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04:23 | 只看该作者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2)

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引导启发。在范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或提示等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引导学生挖掘出数学方法。不能要求学生一步登天,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 易到难,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按照教师所预设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应引导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从各条途径寻求答案,找出最优方法,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对 某些问题可以进行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推论,让学生大胆联系和猜想,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对某些问题可以分析其特殊性,克服惯性思维束缚,培养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对一些条件、因素较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其横向思维,等等。

(3)归纳反思。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中不能无的放矢,要让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收获“渔”而不是“鱼”。


反思五: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这些关系,是正确、迅速地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

让学生深刻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向方程的转化.

锐 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实际上分别给出了a、b、c三个量的关系,a、b、c用不同方式来决定的三角函数值,它们都是实数,但它与代数式的不同点在于三角函数的 值是有一个锐角的数值参与其中.当这三个实数中有两个是已知数时,它就转化为一个一元方程,解这个方程,就求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未知的元素.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在处理例题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12 09:56 , Processed in 0.20624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