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如何正确面对学生早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08:4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级管理:如何正确面对学生早恋?

  据报道,我市近来发生了三起因恋爱引发的悲剧:一初中女生因情感受挫,在宾馆服毒自杀;某私立学校一男生因恋爱被拒绝,跳河自杀;一初中女生因失恋在家上吊而亡。
  这些让人痛心的悲剧的发生显然不能把责任归咎到某一方身上。但是,作为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他们的早恋问题进行一些妥善的疏导和处理,我想,也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毋庸置疑,校园里存在着早恋。过去,早恋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然而,如今改革开放,老师们似乎对此也见怪不怪了。换言之,在处理学生早恋这个问题上,我们总是走极端:过去,把早恋当做洪水猛兽;现在对早恋是不闻不问,漠然处之。
  不管哪种态度,我们当然不能完全怪老师,因为学生早恋一直是大家都感到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尽管大人们都知道学生早恋是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然而,大家又都认为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不敢轻易接招。即使是早恋学生的父母,对待孩子早恋的态度也往往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在背后干着急。一旦发现孩子早恋,大家都很紧张,孩子仿佛是掉进了灰里的豆腐,拍拍不得,打打不得。
  最后,担子似乎都落到教师身上。但感情问题错综复杂,大多老师也无良策,所以也不愿趟这个浑水,结果学生的爱情问题竟然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也许恰恰就是这种教育上的真空导致了以上一些悲剧的发生。这说明,对于学生早恋,一棍子打死要不得,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也要不得。大人们一定要管!
  管不是乱管。如何管呢?我们在管理学生早恋的时候,以下做法是不妥当的:
  一、一旦发现学生早恋,严厉斥责,妄图用高压政策“棒打鸳鸯”。
  《班主任之友》2011年第1期登载了这样一个案例:班主任王英杰老师因为两个学生出现早恋情结,便声色俱厉地指斥他们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之行;但学生并没有因为他的批评而停止,反而越发放肆,直至被学校开除……
  王老师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不仅没有教育好学生,反而使他们越走越远,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
  二、发现学生早恋后,大肆张扬,妄图“联合各界力量”逼迫双方分道扬镳。
  有个班主任偶然发现两个学生在校园里卿卿我我“早恋”的证据后,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来,当着众人的面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要家长把孩子领回去。在班里,他也向同学们宣布了他的决定和原因。他本意想通过这种办法逼迫早恋学生住手,结果学生不仅没被学校开除,反而将恋爱公开化,弄得大家都很难堪。
  三、妄图利用早恋者自食苦果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远离早恋。
  老师们处理学生早恋最惯常的做法就是利用反面事例进行说服教育。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稳妥,也无效果。根据调查,对于早恋的利弊,学生们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约有45%的学生认为早恋利大于弊,约有55%的同学认为弊大于利。
  有的老师利用早恋学生成绩大幅下滑的案例来教育学生不要早恋,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结果适得其反,引发尖子生早恋,因为青春期的学生富有挑战性、叛逆性和冲动性。
  四、介入时机不当,反而推波助澜。
  有些男女生的交往还处于好感阶段,学生顾及到各方面的压力只是朦胧有些意思。如果老师捕风捉影,见风就是雨,匆忙介入,不仅破坏了男女生之间正常、纯洁的交往,而且破坏了师生关系,有时甚至由于老师“帮忙”捅破了窗纸,促使学生早恋。
  五、误将学生早恋成人化,谈婚论嫁,涉及性。
  学生对性的了解朦朦胧胧,早恋往往具有其单纯性。有时只是觉得双方在一起愉快而已,缺乏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对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深沉而理智的考虑。所以老师和家长不要将学生早恋想象得很肮脏,以为他们在一起必然会做出越格的事情来。

  那么,对于学生早恋,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学生为什么早恋?学生恋爱的本质是缺乏爱。
  有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长期遇挫,因而转向以异性交往作为展示自尊的的一种寄托,这就是为什么成绩差的学生早恋多的主要原因吧。有的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者是单亲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父母之爱,所以想通过恋爱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往往会恋上性格外向的异性,作为情感的补充……
  其次,要认识到有的恋爱不是真正的恋爱。
  常听到很多人说,如今小学生也学会了谈恋爱。其实这不是恋爱。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的温暖,同学之间的交往有时只是弥补一下兄弟姐妹情感的缺失。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一见男女生交往就认为不正常,甚至横加阻拦。
  第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预防孩子陷入早恋的泥潭。具体做法如下:
  (一)、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二)、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承担很多的责任。这样,当他们要恋爱的时候,就会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承担责任,从而放弃谈恋爱。
  (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管理好校外生活,尽量减少孩子发生早恋的机会。有的父母对孩子停留在小时候的判断上,以为孩子还是个乖孩子,过分信任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某学校一名女生小叶与同是高中生的男友交往近一年,在一次同学生日聚会上与男友酒后偷食禁果而意外怀孕。17岁的小叶是个乖乖女,自小家教很严。停经2个月后,她还不知道自己怀孕,直到发生呕吐等明显早孕现象,母亲才知道她超过了3个月的早孕期,面临引产的危险。最终,还是不得已打掉孩子。
  (四)、多参加集体活动,尽量不让孩子单独经常和某一异性相处。
  集体活动可以使孩子的精神和品位都得到提升,对他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单独相处容易日久生情,陷入早恋。
  例如,一所高中有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他们原本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那个女生原本和其中一个男生小波交往。在高三紧张的最后复习阶段,女生经常到另一个男生小兵那里复习功课,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女生觉得和小兵有了感觉而疏远了以前的男友小波,并在高考前,以高考冲刺提出了分手。高考后,小波知道了实情,找小兵报仇,结果反而被捅2刀,伤口深及胸腔,幸运的是没有伤到心脏才保住生命。而那女生知道这件事后也因为无法承受事情,而跳湖自杀。据了解,这三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优等生,因为早恋造成了三朵花损落的悲剧。
  第四、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认真对待,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放任自流。学生早恋是青春期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们都不必恐慌,不要躲避,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孩子的暗恋有时也有它美好的一面,心中默默保存这份感情,也许会激励孩子不断积极向上。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轻易打开爱情的潘多拉盒子。
  首先,要维护学生自尊,不将问题扩大化。
  学生早恋,大多非比较隐秘,非常顾及面子,如果大人们处置不当,搞得沸沸扬扬,将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自尊,而且使问题向严重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做孩子的真心朋友,为他们解开心结。
  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往往不懂得爱,也往往在恋爱与放弃间犹豫不决。学生发生早恋,大多不会告诉父母。当他们还处在恋爱边缘的时候,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对他加以关心、爱护,帮助他解开心结,就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放弃恋爱,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曾有一个高二学生,为喜欢一个女孩而苦苦挣扎。他十分自责又摆脱不了思念,知道自己要好好读书又不能控制自己。家长听到风声后,适时开导和帮助孩子,充分肯定儿子恋情的纯洁性,并相信他能处理好求学、立业与恋爱之间的关系。孩子听后抱着家长失声痛哭,克服了艰难挣扎的心理,丢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突飞猛进,终于考取了重点大学。事后他感激地说:“我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总之,早恋问题是个关于“爱”的社会大课题,“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彼此尊重,用心付出爱心,才有可能获得圆满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3 09:34 , Processed in 0.1758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