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4: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艺术
  文/志翔蓝天
  班主任的工作充满了艺术性,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艺术也至关重要。优秀的班主任会跟家长有着和谐的关系,能带动家长一起来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抓好孩子的学习。个别的班主任,不注意做事的方法策略,不懂得语言的艺术,从而使家长跟班主任关系僵硬,严重的还会出现家长上告或网告班主任的现象。
  如何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呢?让我们先来看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作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同,其效果截然相反,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我曾成功地给我校班主任做了一次“更新理念,转变作风,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培训,其中对班主任跟家长的语言交流艺术做了重点的阐述。我认为,教师在跟家长交流或家访时,一定要掌握以下的艺术性,具体做到“八要八不要”.
  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班主任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文明。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与家长谈话时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与班主任真诚交流。相反,上门时,班主任果盛气凌人,好象是来传这“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以保持“严师”的尊严。这样,适得其反,这不仅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还会让家长失去了对班主任的信任。
  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诚恳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取得家长的理解。切不可把责任全推给孩子,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还“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致使家长火冒三丈,打骂孩子。这样做,学生心里会满怀对班主任的怨恨,以后可能“变本加厉”不配合做班主任的工作。优秀的班主任会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孩子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将大事化小。
  三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有些溺爱孩子的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再加上经济生活的优裕,不把老师看得很重,这就使班主任工作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家长交谈,班主任也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象班主任对学生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这样家长会觉得班主任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不可信赖,内心里瞧不起你。班主任要不卑不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交谈时,可以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坦然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家长找到教育的方向。
  三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班主任切记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孩子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个班主任”啊,什么“他想什么坏主意,我一看就知道”,“我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是好样的”,“我从来没遇到你家这样的孩子”等等。家长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这个班主任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五要褒奖科任,不要推卸责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同时肩负着融洽家长和全体科任教师关系的任务。班主任要力求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孩子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教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想孩子转走。
  六要胸有成竹,不要随意发挥。班主任家访前,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有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关心和了解,又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家长产生仰慕信服之心。不要胸中无数,随意发挥,一会儿说学生某方面好,一会儿又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会觉得你这个班主任太懒,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自相矛盾,从而失去对班主任的信赖。
  七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全。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没有一点瑕疵,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敌视情绪。显然这样的沟通语言是失败的。
  八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好大学绝对没有”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升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也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家长对他的孩子会充满信心。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它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家长,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交流时,要“多报喜,巧报忧”,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13 09:40 , Processed in 0.1878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