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情感讨论] 南科大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很希望回答钱学森之问”——在前不久举行的招生说明会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再次表达了他的夙愿。
  2009年9月,卸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再次出山,受聘南科大(筹)校长,立志要创办一所自主办学、教授治校的一流大学,以回答“钱学森之问”。其后,他和筹建中的南科大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今年4月24日,南科大终于获批“转正”,并于5月29日拿到了教育部的本科招生试点方案批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由于高考在即,南科大今年的招生只能采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考生的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复试成绩占30%。这一不得已而为之的录取模式,引发了许多质疑,有人甚至称:南科大向有关部门“妥协”,“被收编”了。
  其实,正如朱先生在央视《新闻1+1》栏目中所回答的那样:任何理想的东西往往都不能一步到位,尤其是教育改革这种复杂的事情……我觉得重要的是朝着我们的目标已经前行了一大步。
  与“一考定终身”的现行招生制度相比,南科大的招生模式虽然与其初衷有违,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没有120%的提档线限制,“想象力、注意力、洞察力”等综合能力复试占30%,平时成绩占10%。这样既看分数、又重能力,基本不会有“遗珠”之憾。而且,新生入学后前两年将不分专业,待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明确后再自主选择;开学后学生就有机会到实验室工作,较早接触科研。所有这些,已经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招生、培养模式。在中国当前的条件下,能做到这些已属不易。
  目前南科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60多位知名教授,今后将会有更多人加盟。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加上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假以时日,南科大培养的科技领军人才值得期待。
  当然,要完全回答“钱学森之问”,还离不开国家科教体系的整体改革。让人欣慰的是,在这场改革攻坚战中,并非只有朱先生“一个人”战斗:王晓东领衔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了“稳定支持、自主科研、国际评估、公平竞争”的科研模式,其成效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已有多个高校、研究所开始效仿;北大、清大联合成立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除了在科研上大胆改革,还探索实行“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和学、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中美合建的上海纽约大学,已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有望于2013年招收首届本科生……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填鸭式教育和计划式科研的寒冰终将消融。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举步维艰的科教改革中,需要质疑、批评,更需要鼓掌、喝彩,和力所能及的参与、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11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其实人才有不同的定义。不是非要怎样才成为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11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南科大最终还是一次次的接受教育部门的考核,领导层也是上面任命的官员。
自主?好像看不到什么太多希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11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发这么多内链  不违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13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改革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1:43:3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连接,只是关键词颜色不一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2:04: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应试型的,不是培养兴趣型的。所以很难出某一方面拔尖的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13 22:23:0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钱学森才会有此一问。
所以,很多真正的学者们才会想着改变这一现状。
可是,这个真的太难太难,
希望我们能有看到这一天的时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13 22:46:1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改革看到希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3 06:27 , Processed in 0.18067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