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嘻皮客娱乐学习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词语解释]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  
【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自】: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词】:有气无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自】: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示例】:七言诗须~,顿挫激昂,大开开阖耳。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续录》
【近义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反义词】:一潭死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运动等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自】:《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示例】:这种~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近义词】:翻江倒海、翻天覆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03:21 | 只看该作者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2)

声势浩大shēng shì hào dà  
【解释】: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示例】:~的游行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来。
【近义词】:大张旗鼓、气壮山河
【反义词】: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扑天盖地pū tiān gài dì  
【解释】: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自】: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近义词】: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义词】:气息奄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雷厉风行léi lì fēng xíng  
【解释】: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自】: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示例】: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大张旗鼓、闻风而动
【反义词】:积重难返、拖泥带水、和风细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03:31 | 只看该作者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3)

烟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  
【解释】: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自】:唐·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乌飞处认乡关。”
【近义词】:波涛汹涌、白浪连天、烟雾弥漫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示例】: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近义词】:源源不断
【反义词】: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语法】: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示例】:外面的~似的爆竹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来。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来。 ◎巴金《家》十三
【近义词】: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反义词】:万马齐喑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示例】:方希直如奔流滔滔,~,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近义词】:一日千里、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反义词】:迂回曲折、斗折蛇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自】: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词】:有气无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17:49 | 只看该作者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4)

投鞭断流tóu biān duàn liú  
【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潮鸣电掣cháo míng diàn chè  
【解释】: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出自】: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拔山举鼎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自】:《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示例】: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猛烈 měng liè  
【释义】:①因力量、气势大而表现强烈:炮火猛烈|攻势猛烈。②刚烈:志一猛烈则何之不可。</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嘻皮客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3 01:05 , Processed in 0.1704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